郑孝胥与荣园-威尼斯7798cc


2019-04-28 10:01 来源:河西融媒 阅读量:71789

  曲根明

  位于河西区东北部的人民公园前身为荣园,欲称“李善人花园”,是天津历史上较早的一座私人花园。这座花园不仅亭台古朴,花木扶苏,而且留下许多历史名人游园的足迹,其中郑孝胥与荣园就有许多可以记述的故事。

  郑孝胥(1860-1938)字苏戡,号太夷,福建省闽县(今福州)人。其发迹于天津,与天津有许多不解之缘。郑孝胥于1882年(光绪八年)中举,1885年来到天津,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幕客。李鸿章与其岳父北洋水师学堂首任总办吴赞成相友善,对其颇为优待。在津期间,与同乡严复往来密切,曾担任严复之子严璩的家庭教师。由于在天津的经历,使他于1889年考取内阁中书,供职北京。从此他一路顺风,先后任驻日本神户兼大阪总领事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,东北锦瑗铁路督办,湖南布政使等。辛亥革命,他闲赋上海,以清末遗老自居,他本可以凭才智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和诗人。但是他却受胡嗣瑗等人的鼓励,于1923年受命于清室小朝廷内务府大臣,而后随侍天津,进讲《通鉴记事本末》等史书累年。1932年又随溥仪由天津奔往东北,出任满州国国务总理至1935年解职。这样郑孝胥终由封建末世的遗老沦为降日卖国的国贼,身败名裂。

  郑孝胥随侍溥仪在津期间,起初住在国民饭店,后移居广东路162号,最后于1929年定居于山西路耀华里。在津时,他有许多空闲时间,而作为落魄的士大夫,封建末世的旧文人,失意之际,往往喜欢效仿陶渊明,放浪形骸,寄情山水。当时他在津经常游历的花园为两处,一处是河东俄国花园;另一处便是荣园。

  荣园为津门盐商“李善人”李春城的私人别墅。约在1863年(清同治二年),由李春城攫取东楼、西楼村约70亩土地建设而成。经过数次兴建,形成规模。园内西北有土山、有湖水,湖

  中有“水心亭”、“曲虹桥”。园之西南隅有小榭和养静室,直通西北山隅山道。环绕湖溪筑有堤岸和“中和桥”。假山上建有中和堂。花园中心有枫亭。东南隅建有“藏经阁”,阁分三层高四丈许,雕梁画栋,朱漆门窗,气势壮观。荣园大体仿照西湖园林而设,颇似江南风光。郑孝胥本江南之人,这样的景致,可以使他生发怀乡恋旧之情。

  郑孝胥知道荣园,是听朋友周立之所言。周说:德租界有李氏园,百余亩,芦花最胜,李为天津富绅,字士鉁,号嗣湘,即李善人之子,年七十余。这句话给郑孝胥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1925年4月23日这天,他与郭啸麓、白粟斋等人来到荣园,畅游番,顿生好感,认为荣园“树密水长,水次一亭甚佳,大厅广廊,水周堂下,在天津终为胜处”,从此他时常到此游历。他热爱荣园尤爱荣园的水中亭,在这里可以看积水,以激发他的诗情。他时常由白日“于水亭坐至薄暮”。他还喜欢荣园秋日的落英满地,冬日的残雪积湖。

  郑孝胥热爱荣园,私下对荣园进行了重新命名,并写下了许多吟咏荣园的诗篇。李士鉁去世后,其子分家,荣园无人经营,楼亭颓圮,树林荒芜,杂草丛生。1927年5月28日,郑孝胥与朋友到此见荣园的破败,甚感叹息,戏改其园名为“莹园”,并私下将园中景物一一更名,如挹清堂、森薮、柏岭、苇湾、因树榭、窣堵冈、舞叶楼、宛在亭、身云洞、薆亭、凸桥、诗趣轩、舫斋、松径、药圃等。并作《李园十咏》为纪。郑孝胥在《海藏楼诗》中收存二首吟咏荣园的诗,其一为《重九日召客集李氏园登高》,作于1926年10月15日(旧历重阳节)。这一天,他与陈宝琛等19人到李园登高雅集。客散去仍游兴不止,与陈宝琛、周立之又登小丘坐茅亭,至到夕阳西下,徘徊良久乃去。当夜作此诗,诗云:“闲却西山那忍来,登临正动九秋哀。忧中有乐难忘酒,老去行吟苦费才。兵气入南天不吊,太微移舍世空猜。一丘一水饶萧瑟,侭恋叙阳晚未回。”此诗一派叹世闲愁之情。其二为《李园》作于不久后的10月27日,这一天,他与周立之、郭啸麓、方地山再游李园,见“落叶满地,水气颇寒”赋诗云:“芦荻似江乡,迎寒花已霜。一亭傍秋水,数客语斜阳。渐远双凫静,孤横小艇凉。不嫌寂寞味,来访水西庄。”诗句凄凉,表达了他的孤寂的心境。

  后来荣园树亭犹倾,郑孝胥很少光顾荣园。1929年,晋军驻扎荣园达一个月,使游人不得而至。晋军走后的8月27日,郑孝胥偕友人再到荣园,见“水次二亭皆圮,荒草没道,几不能通,仅余一堂而已。”从此郑孝胥再也没有到过荣园。